为“技能中国”建设提供“重庆方案”

发布时间 : 2021-12-21 21:14:26 来源 : 网络 浏览量 :

开局之年开新局。

  在今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我市代表队一等奖和奖牌总数均位列全国第四,取得自大赛设立以来最好成绩。在中职组中,重庆立信职教中心获一等奖4项,一等奖获奖数排名全国第一;在高职组中,重庆工程职业学院获一等奖4项,一等奖获奖数并列全国第一。我市获奖成绩连续13年位居全国前列,获评“突出贡献单位”。

  重庆职业教育再一次面向全国彰显出特色和优势。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工作,把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教育工作全局中谋划和推进。

  为给职业教育发展创造更为有力的条件,在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11月4日,教育部与市政府联合印发《关于推动重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技能型社会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探索技能型人才强市的新路径,为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和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技能支撑。

  着眼长远,立足当下;把握大势,乘势而上。

  随着重庆市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重庆市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相继出台,重庆职业教育发展信心足、底气硬,将与教育部“双向奔赴”,为技能中国建设贡献重庆经验、重庆方案。


  下好一盘棋

  ——“纵横交融”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当前重庆正在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国际竞争与合作新优势,不断健全“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机制,这为职业教育发展赋予了新优势、新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意见》明确提出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对技能人才需求,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部市共建将如何来构建?

  “纵向贯通发展,横向融通发展。”市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推动职业教育纵向贯通发展方面,将创建一批国家级“双优”中职学校,加大对“双高计划”建设学校的支持力度,推动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支持符合条件的在渝技师学院纳入高等学校序列,支持重庆稳步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

  从中职学校到高职院校再到职业教育本科,职业教育贯通起来打破了技能人才培养的“天花板”,发展脉络清晰、骨骼强壮。未来还将发展研究生层次职业教育,进一步扩大高等职业教育比重。

  《意见》还提出要促进不同类型教育融通发展。

  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终身教育将实现更为“亲密”的接触。比如在支持中职学校成为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职业启蒙教育的重要阵地,为本科高校提供职业培训课程等等。

  一纵一横、夯基垒台,在这部市共建的“大棋局”上,将激荡着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新气象,推动着职业教育走向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更可持续。

  为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我市还将进一步完善人才选拔评价制度,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让更多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


  驱动强引擎

  ——“谋势落子”扩大优质职教资源供给

  从制造迈向创造,科技创新的重大突破和加快应用,使产业转型升级的赛道不断加宽,这样的发展大势也为“技能报国”搭建起更宽阔的舞台。

  高处谋势,实处落子。

  《意见》的发布,为扩大职业教育资源对产业新发展的资源供给指明航向。通过部市共建,我市将优化“一区两群”职业教育布局,提升产教融合专业建设水平,深化校企合作促进互利共赢。

  围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在主城都市区建设服务创新发展示范区,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服务西部(重庆)科学城等重大项目建设;围绕三峡库区生态保护、江城特色城镇化发展等重点领域,在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建设职业教育服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示范区;立足山地特点、生态资源和民族特色,在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建设职业教育服务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透过“一区两群”职业教育布局的不断优化,能清晰感受重庆发展版图上跃动的职教力量。

  《意见》还明确提出推进西部职业教育基地建设,支持永川区建设西部职教基地,打造“产城职创”融合发展样板城市,建设国家级产教融合型城市。

  扩大优质职业教育资源供给既要稳,还要准。

  通过部市共建,我市将打造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职业教育专业体系,力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重点产业匹配度达到90%。同时,鼓励校企共建产业学院、“双基地”、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支持企业和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让学校与企业实现“无缝对接”,点亮技能人才的追梦路,驱动产业发展的强引擎。

  为更好地发挥行业在职业教育教学和质量提升中的指导作用,根据产业发展新形势和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需求,今年我市决定成立农林牧渔类等15个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委员会,以及信息化建设等5个教学指导委员会。

  通过指导委员会的成立,深入学习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以高质量的研究、咨询、指导、服务,推进现代职业教育发展。


  找准发力点

  ——“击楫奋进”锻造一支技能人才大军

  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向往,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家门口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高质量的职业教育。

  面对部分中职学校还存在“空、小、散、弱”的境况,《意见》明确提出,实施办学条件提升专项行动。通过该行动,我市将力争到2025年实现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全部达到国家设置标准。有条件的高职院校也将在部市共建的支持下,在区县布局分校区。未来,我市还将定期向社会公布职业教育监测评价报告。

  事实上,高品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职业教育所培养的技能人才,只有他们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才能创造出更幸福、更美好的生活。

  人才培养,教师为根。职业教育的教师既能在三尺讲台上教书育德,也能紧密贴近各行各业的人才需求。通过实施教师水平专项提升计划,我市将进一步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双导师”特聘计划,推动校企人才双向流动。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还可根据需要和条件自主招用企业技能人才兼职任教。

  人才培养,质量为本。通过实施人才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我市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深化职业教育“三教”改革,推进“岗课赛证”综合育人,促进知行合一,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还将建设教育部(重庆)职业教育教学研究平台以及中国西部职业教育评估平台,部市共建提高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


  应对新机遇

  ——“如虎添翼”增强服务重大战略能力

  今年9月,陆海新通道职业教育国际合作联盟在我市成立,来自世界各地的职业教育专家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职业教育在国际合作方面的新格局、新机遇。

  这是体现职业教育服务重大战略能力的生动注脚,也是川渝携手的又一力作,更是部市共建的创新探索。恰如《意见》指出,教育部将积极支持重庆建设陆海新通道职业教育国际合作联盟,参与双多边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同时部市共同推进德国企业和院校在渝开展职业教育有关试点工作。

  陆海新通道职业教育国际合作联盟的成立,不仅让重庆职业教育加快了国际化步伐,也让川渝职业教育“亲上加亲”。

  重庆“西扩”,成都“东进”。为推动成渝地区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持续唱好“双城记”,《意见》明确提出,川渝两地将在资源共建共享、干部互派、师生交流、学生就业等方面密切合作,教育部支持共建川渝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示范区、渝西川南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试验区,并探索“一体规划、成本共担、利益共享”的职业教育区域协同发展新模式。

  紧跟国家重大战略步伐,重庆职业教育更新观念、抓住机遇、主动作为。

  我市将全面融入助力乡村振兴、服务绿色发展等战略中,通过加强乡村地区职业院校建设、建设覆盖全市的乡村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支持在渝职业院校与长江沿线有关学校协同开展长江经济带绿色产业发展趋势研究等举措,让职业教育在国家战略中激荡出技能人才培养的速度、深度和广度。


  “十三五”期间,我市累计输送技术技能人才超过110万人

  职业教育成为我市教育领域的特色和优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职业教育被放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前途广阔、大有可为。

  紧跟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铿锵步履,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十三五”期间我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取得长足进展,成为全市教育的特色和优势,为重庆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改革创新深入推进

  体系建设成效明显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职教20条”,制定《重庆市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完善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等系列制度,为职业教育发展保驾护航。

  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方面,探索出“城校互动、资源共享”“园校互动、校企融合”“产教互动、集团发展”“城乡互动、联合办学”办学模式,并深入实施“3+4”“3+2”、五年制、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试点,构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

  通过强化中职教育基础性作用、巩固专科高职教育主体地位、稳步推进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我市职业教育体系日益完善。

  “十三五”期间,我市立项建设高水平中职学校36所,建成国家示范校30所、市级示范校34所;10所高职院校进入国家“双高计划”建设行列,建成市级优质高职院校20所、国家优质高职校5所;1所高职学院成为全国首批职业技术大学。


  育人质量显著提升

  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元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职责。

  答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我市职业教育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抓实“三全育人”、落实“五育并举”,构建起家校企协同和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体系。同时深入推进“三教改革”,持续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完善教材管理制度,推动教学方法革新。

  直面行业企业对人才的精准需求,我市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企业新型学徒制、“1+X”证书制度试点、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校企共建“双基地”120个,职业院校学生双证获取率达87%。

  “十三五”末,我市高职毕业生就业率92.24%,中职毕业生就业率98.67%,本地就业率达到82.18%以上,用人单位满意率保持在90%以上。

  在提升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力、支撑力和贡献度方面,我市加大农村贫困地区子女接受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建立起城市优质职业学校与贫困区县学校结对帮扶工作机制。同时,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新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2个,建成全国首个“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发展人文交流研究院,组建中非(重庆)、中泰等职业教育联盟,建立7个海外鲁班工坊……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签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职业教育发展框架协议,成立职业教育协同发展联盟、电大教育联盟,推动毗邻地区政府和学校联合成立职教联盟9个。

  “十三五”期间,我市累计向社会输送技术技能人才超过110万人,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开展社会培训年均245万人次,不断加大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供给,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2月12日,记者从市教委获悉,“十三五”期间,重庆职教在校生人数增加19万人,累计向社会输送毕业生超过110万人,我市已基本形成中高职有机衔接、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对接的发展格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3年,我市新增云计算、工业机器人、现代服务业等658个专业点,全市职业院校专业对接支柱产业率达到86%以上。

      近三年,职业教育投入保持10%以上增速,形成多门类、多层次的职业教育办学格局

  据了解,近年来,我市各级部门强化政策支撑,研究出台《重庆市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在校企合作、税费优惠、资金管理等方面出台专项政策,为职业教育改革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目前,重庆已形成以公办职业学校为骨干、企业行业办学为补充,中职、高职专科,职业本科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并存的多门类、多层次的职业教育办学格局。

  同时,形成“政府主导、多方筹资”的逐年增长经费保障机制。近三年,全市职业教育投入保持10%以上的增速。在全国率先建立覆盖中高职、公民办的生均经费拨款制度。

  统计数据显示,我市中职学校170所,建成国家示范校30所,中职在校生达到44万余人。专科高职院校44所,在校生人数达到42万余人。10所高职院校入选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数量位居全国第六。在以赛促教方面,重庆市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总成绩和金牌总数连续13年位居全国前列。

    产教融合实现扩容提质,中职、高职毕业生就业率达98.67%、92%以上

  “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抓住‘育人质量’这个‘牛鼻子’。”市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市积极促进职业教育扩容提质。紧密对接重庆“一区两群”规划,构建起“1+2+4+N”职业教育发展格局,优质职教资源覆盖面不断扩大。严格落实职普大体相当原则和高职学校扩招100万人实施方案要求,全市职业院校在校生人数较“十二五”末增加19万人。“十三五”以来,累计向社会输送毕业生超过110万人。

  积极探索“城校互动、资源共享”“园校互动、校企融合”“产教互动、集团发展”等办学模式,其中“园校互动”办学模式被列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重点项目。深入实施“3+4”“五年制”“3+2”分段培养人才试点,构建起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积极参与“1+X”证书制度试点,职业院校学生双证获取率达87%。

  在全国率先按照专业大类实施职业教育质量监测。“十三五”末,高职毕业生就业率达92.24%,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达98.67%,用人单位满意度保持在90%以上。

  专业紧扣产业需求,三年新增专业658个,对接支柱产业率达到86%以上

  近年来,我市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紧紧围绕国家战略,聚焦重庆“智造重镇”“智慧名城”建设,实行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改造传统专业、拓展新兴专业、打造品牌专业,近3年新增云计算、工业机器人、现代服务业等658个专业点,合并、撤销保险、文秘等214个专业点,全市职业院校专业对接支柱产业率达到86%以上。

  “同时,人才培养也紧扣企业需求。”该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市200多所职业院校与6000多家企业密切合作,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20个,校企共建市级公共实训基地10个、“双基地”120个,共建职教园区16个和市级示范性职教集团(含培育)33个,国家级示范性职教集团11个,推动专业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衔接,人才培养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融合。

  我市还采取引培并举、双向交流、分级认证的方式,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同时,实施高端人才引进计划、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升计划等,建成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18个。实施“双千双师交流计划”,近三年1653名职业学校优秀教师、企业工程师实现双向交流。

    着力打造职业教育品牌,每年投入近16亿元资助学生惠及60万人

  “重庆通过完善机制、搭建平台,着力打造职业教育品牌。”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市职业教育着力推进“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与教育部签订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国际合作备忘录等,牵头组建“一带一路”中波大学联盟,中非、中泰、中澳等职业教育联盟,建立7个海外鲁班工坊,“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永久落户重庆。

  为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战略部署,我市与四川签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职业教育发展框架协议,成立职业教育协同发展联盟、电大教育联盟,推动毗邻地区政府和学校联合成立职教联盟9个,协同建设职业教育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渝西川南产教融合发展试验区。

  积极与贵州、云南开展职业教育“渝黔合作”和“渝云合作”,选派优秀职业教育教师和管理干部对口支援西藏昌都脱贫攻坚。加大渝东北、渝东南等农村贫困地区子女接受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每年投入近16亿元财政资金资助职业学校学生,惠及学生超过60万人。近五年来,助推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800多万人。 



       来源: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