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课堂教学环境下提高高职教学质量的策略

发布时间 : 2021-09-16 15:53:45 来源 : 网络 浏览量 :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有其独特的基本特征:为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培养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侧重于应用上的专业教育和实际技能教育,高职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知识基础薄弱、学习动力不足、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等问题。构建智慧课堂,必须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养成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开放性、创造性思维。因此,高职院校教师在开展智慧课堂教学时,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核心,拓宽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推动学生开展多元化、个性化、智能化的学习。智慧课堂教学活动融合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课前阶段以学情分析为核心,进行智慧课堂教学设计,制订教学方案;课中阶段以师生互动为关键,开展及时评价与反馈;课后阶段以个性化辅导为重点,帮助学生强化巩固知识点与拓展学习。因此,开展智慧课堂教学具体可以从课后、课中、课前三个阶段进行设置,通过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构建高效、开放、自主的课堂环境,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一、通过以学定教的方式开展课前学习
现阶段的智慧课堂环境与传统的教学思路是兼容的,所以教师在开展智慧课堂教学时还是可以按照原定的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方案、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开展教学。但这样的智慧课堂并没有满足教育改革的标准与要求,教师只是利用智慧课堂系统的技术手段简单地提高教学效率,将原本的教学讲解平移到多媒体中进行,这种形式的智慧课堂距离真正意义的智慧课堂教育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为更好地开展智慧课堂教学,高职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课前教学设计:
1.明确教学目标。智慧教育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与能力,开发学生发散性、开放性和创造性的思维模式,实现学生智慧增长。所以,教师在开展智慧课堂教学前,必须明确教学目标。在实施智慧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发挥好启发者、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用形象化、具体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并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解决问题。
2.设计学习活动。学习活动是基于学习目标下学习的相关者(如家长、同学和教师等),利用各项学习工具开展全面多层次的活动。学情分析是设计学习活动不可缺少的环节。通常,学情包含学生的学习问题、信息素养、学习动机、学习风格、学习态度、认知能力以及知识结构等方面。教师通过智慧课堂分析学情、收集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平台反馈的数据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教案、个性化的学习干预策略,促进学生知识增长和提高知识的再运用能力。同时,还要设计高质量的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知识实践操作能力,保证学生活学活用知识。
3.搜索和组织学习资源。智慧课堂的学习资料来源广泛,包括教师上传的课件资料、学习平台自带的学习资源以及利用智能录播系统自动录制的课堂视频等。教师上传的教学资源是通过分析学生学情组织起来的,符合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特点。智慧课堂自带的教学资源是从各类教育平台或App 中获取和下载的,教师需要对这部分学习资料进行分类汇总或自主设计符合教学内容的课件、微课等。高职教学通过智慧课堂能够有效弥补传统大班教学中分层学习、个性化学习的不足。教师依据平台提供的学情诊断结果,开展精确化、动态化的教学,指导学生在智慧课堂中搜索和下载拓展学习资料,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前学习质量和效率。
二、通过沟通交流互动提高课中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本质是教与学的融合、互动、再融合的过程。智慧课堂教学的核心是构建立体化的教学互动。在教学沟通互动过程中,教师的身份是促进者、引导者和启迪者,而学生是整个教学的主体。在高职智慧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四种方式促进教与学的深度融合:
1.合理创设教学情景。智慧课堂最大的优势是可以将最直观、最形象的教学环境呈现在课堂上。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趣味化情景教学,将枯燥的知识、技能讲解用动态化的画面呈现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强化学生的记忆,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目的。
2.开展互动式学习。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以老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和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往往容易形成老师单向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使得课堂教学缺乏互动性、交流性和分享性,造成教师与学生互动少,最终影响到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而在智慧课堂的教学环境下,教师可以通过互动讨论、分层练习、课前预习等环节,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分享教师和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知识竞赛、答题游戏、抢答练习等活动,营造和谐的师生互动环境。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权,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另外,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以不同思维方式和思考角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构建学习共同体。在进行智慧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科特点,组建合作小组,共享学习资源,根据互助竞争的学习规则,开展小组讨论、同桌交流等形式的学习活动,增强师生之间交流互动,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和情感。通过智慧课堂平台可以形成团队式、合作式的教学与学习模式,师生之间的学习、交流不再限制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可以针对某一学习或技能问题进行探讨、分享、交流,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与同学交流,让不同的思想产生碰撞,学生在自信、民主、互助的学习环境中共同学习、共同进步,达到释放学习能力和潜力的教学目的。
4.进行科学评价反馈。教师在应用智慧课堂进行教学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设定符合教学实际的评价标准,通过智慧课堂的评价反馈系统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形成精准的教学学习评价分析报告,为优化教学管理与决策提供服务。教师还可以利用教学日志、学生学习日志等评价形式进行教学反思,复盘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路径,改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思路,积累教学经验,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教师在设定教学评价反馈标准时,应从学生的主动性、创新性、成绩等多方面综合评价,避免将学习成绩作为单一的评价标准,科学分配各评价内容比重。此外,评价系统应具有激励性,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与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信,健全学生人格,提升他们的学习信心和兴趣。
三、通过以学促教方式提高课后学习质量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对于课后阶段的学习要求,大多数教师是通过统一布置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复习和检验自身的学习情况。大致流程是学生完成作业、教师批改作业、评价作业以及学生更改作业等环节。传统教学模式的课后学习本质上属于题海战术,而智慧课堂环境下的课后学习更多是突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智慧课堂的课后教学策略可使用以下几种:
1.重构加工知识。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根据知识的特点进行再分类、再创造、再迁移,打通各种知识之间的联系;利用课余时间重新对知识进行组织、梳理、分析和总结。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给学生布置依据知识点设计的任务,巩固新授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
2.建立课后学习分享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建立专门的QQ 群、微信群,如知识分享群、技能搜索群、阅读分享群等,让学生针对某些学习问题在微信群中提问,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和心得。学生还可以将自己录制的视频、音频上传到学习群,让其他同学和教师评价。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在视频、音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正,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有针对性地改正缺点,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知识应用水平。同时,教师还可以在分享群内推送最新、最前沿的学科知识和相关网站,让学生自主搜索下载,及时更新知识结构,扩大知识视野,加深学生的知识深度和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