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会员单位:
为了推动全市高职教育领域教育科学理论研究,提高高职院校教师教育理论研究水平,重庆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2012年组织开展了教师优秀论文评选活动。此次活动得到了各高职院校及本科高校应用技术学院的大力支持和广大教师的积极响应,共收集到127篇论文。根据活动评选办法的规定,经过专家评审和网上公示,共评选出60篇优秀论文,其中:一等奖15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25名(获奖名单见附件),现对评选出的优秀论文进行通报表彰。
希望受到表彰的教师再接再厉,为重庆高职教育学术研究作出更大的贡献。
附件:重庆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2012年教师优秀论文评选获奖名单
二〇一三年三月五日
附件:
重庆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
2012年教师优秀论文评选获奖名单
一等奖(15名) |
||
作者单位 |
作者姓名 |
论文名称 |
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
闫智勇 |
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战略研究 |
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
王将仁 |
构建职业教育“立交桥”初探 |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
张东 |
高职文秘专业人才培养不可替代性策略研究 |
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
王将仁 |
高职院校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探索 |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罗海燕 |
浅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教学 |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
万启蒙 |
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若干关系 |
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
何履胜 闫智勇 |
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系统模型研究 |
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 |
张艳 彭星 |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浅析 |
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
康怀远 |
构建高职生人格养成的精神家园 |
重庆安全技术职业学院 |
谭荣 |
论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教育的人本性 |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钟利华 |
科学构建新时期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
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
石道元 韩英锋 |
崭新的使命:从精品课程到精品资源共享课 |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
康树元 |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共赢模式探索 |
重庆文理学院 |
田书芹 王东强 |
|
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 |
石健壮 |
论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三大战略 |
二等奖(20名) |
||
作者单位 |
作者姓名 |
论文名称 |
重庆财经职业学院 |
黄耀五 阳作林 |
|
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 |
王丽英 |
高职新任青年教师能力发展瓶颈与策略分析 |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
罗小明 戴锋 |
高职会计类专业“能力导向”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 |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
陈萍 |
略论高职学生从学校到职场转变的桥梁构建 |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 |
罗玉龙 余战波 |
高职院校全日制自考生学习动机调查及对策建议 |
重庆旅游职业学院 |
罗艳梅 |
浅析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基于《颜氏家训》隐性教育思想视角 |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王晋华 |
关于高职院校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几点思考 |
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
王晓艳 |
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与育人功能探索与实践----以重庆信息技术职业院校为例 |
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
杨红 李波 |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问题及对策分析 |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
胡昌荣 |
“订单式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探索 |
重庆城市职业学院 |
梁修荣 |
基于WEB模式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商福志 |
关于Cr18双相不锈钢(A+F)焊接性分析与工艺探索 |
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
刘昭琴 杨雄 |
数控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内涵建设探索与实践 |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
杨连顺 |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运行管理与创新 |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
黄蘋 |
高职高专“双证书”制度实施途径研究与实践 |
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 |
蔡伟 |
浅析高职教育行动导向型教学 |
重庆财经职业学院 |
李平 |
基于SWOT分析的职业教育集团办学模式选择——以重庆职教基地财贸职业教育集团为例 |
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
王超 |
新时期高职院校如何开展学校的党建工作 |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 |
袁德梽 黄志伟 |
夹缝求生——高职涉农专业的困境与出路——以重庆三峡职业学院为例 |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 |
王朝容 |
商务英语“双师型”教师现状调查与对策建议——以重庆市几所高职院校商务英语“双师型”教师为例 |
三等奖(25名) |
||
作者单位 |
作者姓名 |
论文名称 |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
刘小红 |
论物流管理专业高职高专学生软技能的需求与培养 |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
梅健 |
高职广告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以核心职业能力为导向 |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
苟兴功 |
基于市场需求的旅游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
张万仪 张煜 |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探究 |
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
蒋涛 |
以“个人心理发展+职业能力提升”模式创新心理课程改革 |
重庆正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
李静 简玉刚 李玲 |
基于企业经营活动需要的高职营销商务类专业群研究 |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
胡方霞 卢跃生 |
重庆市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重庆市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的分析 |
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
秦素粉 |
|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
林涛 刘睿强 |
行业企业参与高职教育激励机制的问题研究 |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
蒋新红 |
高职教学系部与党建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索 |
重庆安全技术职业学院 |
吴萍 |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
彭克发 彭丽娟 |
基于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开发研究 |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 |
张凤龙[1] 谢必武[2] |
提升师资科研服务能力 加强高职院校基础能力建设 |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
朱景发 |
高校助力涪陵大城市建设 |
重庆旅游职业学院 |
王毅品 何永祥 |
渝东南民俗旅游资源美学价值分析及旅游开发研究 |
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
罗能 朱丽佳 李林 |
中高职师资队伍一体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
重庆安全技术职业学院 |
范东亚 |
论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创新精神及能力的培养 |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
简洁 |
基于“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高职《商务谈判》课程应用与实践研究 |
重庆正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
秦凤梅 张莉 唐偲祺 |
|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
邓努波 田华 白勇 |
推动校企合作深入 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
谢碧蓉 文锋 |
基于成长性需求的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激励机制探讨 |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
陈英 |
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与实践 |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
许殊 |
高职生物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初探 |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
况红 |
构建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的探索 |
重庆安全技术职业学院 |
何瑸 |
深化实践教学改革 培养创新导游人才 |